如果書店可以是一座生態瓶:訪「淺山綠」與曾泉希

晶晶與店犬:麻雅、米拉

採訪當天,正值稻作結穗累累的季節。騎著摩托車駛進苑裡的淺山區域,經過路邊、田間,田埂上定點巡弋的蜻蜓群,秋天的聲景豐富了苑裡的丘陵地區。「淺山綠」的路標安插在苗43鄉道與苗46鄉道的分岔口,此處岔路口眾多,如葉脈般,需要留意才不會錯過。說來也奇怪,苗栗的鄉間小路,通常是沒有路名的。住戶寫著當地里名,接著序號報上數字,淺山綠所在的南勢里七鄰93號,坐落在十股坑水道右岸的山坡地。駛入苗46,路勢起伏蜿蜒,但標牌明顯,順利將我引導至書店。

留白與妝點,淺山綠的知識構造

爬上邊坡,是兩隻店犬:麻雅、米拉,應門招呼,牠們在三合院前埕追逐玩耍。(小店員們都非常熱情活潑,怕生者需注意)爾後,梁至青先生(書店經營者的夥伴)拉開書店紗門,邀請我入內。此時,曾泉希正和幾位客人聊天,他們聊天的內容,大致是木村秋則爺爺針對栽種蘋果的《自然農法》及其延伸與打算以自耕農的退休生活自居,嚮往著向淺山綠這樣的生活模式。趁著經營者還在與客人聊天的間隙,簡單觀察書店裡的選書和空間配置。書店由三合院老宅改裝而成,以正身面向大門來看,三合院右護龍為私人起居空間,正身和左護龍為書店經營空間。書店打通了老屋室僅方丈的窄仄空間,天花板挑高四公尺,拆掉每室的隔間,室內洞然,使讀者有光亮的閱讀空間。通透明亮,可以說是淺山綠的書店特色之一。

在選書方面,曾泉希(後文以「晶晶」為稱)在稍後的採訪補充道:「我的選書以及書櫃,時常會因家具擺設而變動,大約是半年調整一次。」也許這次採訪所見到選書與擺放位置,會和下次、下下次有所不同。但晶晶的選書主張,不脫植物與生態知識,生態文學、哲學,(生態人文)生活風格、心靈與能量感知……等,依晶晶對於淺山綠的經營主張和個人興趣為選書主題。客人/讀者,也許坐臥在分隔間的塌塌米上閱讀;在屋外的稻埕,喝著咖啡享受陽光,並且閱讀。他們同在建築周圍栽種的植物,享受陽光和濕度,一起享受淺山風土的時光。

我繼續觀察書店的選書品項,直到晶晶招呼完那組談論有機農法的客人們,採訪才正式開始。晶晶藉由她生命與植物的際會,讓我了解到淺山綠的成立。

植氣女子的生活演繹

說起晶晶到苗栗苑裡之前的山居生活,已經有太多的報導針對她的生活態度進行書寫,如何從17歲離開高雄到台北的都市叢林念書和工作,又如何受到工作上的擠壓,決然離開工作環境,隱居在台北近郊的山林。在其中,還有許多的縫隙需要填補。

如同晶晶熱愛、欣賞的「苔癬」一樣,隱伏在地上,岩縫,棲附在樹上的紋理間。這些因素,還是晶晶之所以來到苑裡之前,不能忽略掉的重要前提。這時候,晶晶將腿盤起,坐在沙發上。她說:「回想當時的狀態,離開北部,離開工作和人際關係,只是想讓自己的身心一起重整。」對台北與工作壓力的不適,讓晶晶回到高雄老家靜養兩年。休息的過程,讀了探討身心靈相關的書籍,晚上在家附近慢跑,不停地進行自由書寫(Free Writing),也為了改變食欲不振的問題,開始進行蔬食。直到兩年後,父母開始擔心晶晶這樣近似對一切生活都停擺的樣態,才回到台北。

回到台北的晶晶沒有繼續從事專職雜誌編輯,選擇自由接案,只需維持房租及生活所需的經濟條件。即便這樣的生活是很難有例子可以去依循的,但晶晶有一種直覺,一種需要靠向植物一起生活的趨性。搬到陽明山後,便在租屋處種菜,鄰居、農友們會互相贈送農產。晶晶開始將每日的植食經驗和在陽明山間散步的經驗寫下來。

她說,我總會有幾條固定會走的路段,在路上摸摸植物,看看它們,試著感應它們吸收水氣的能量。但我其實不認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那些姑且被泛稱為青苔、野花和野草卻讓我眼睛一亮;我開始種花、種草,然後就養了五六十盆。但硬要說有對於植物知識的汲取和介入,是到了開淺山綠才開始的。(稍後會提及。)說到感知植物和靈性,則是在《植氣生活:植物系女子的山居生活》開始反思。晶晶坦言,在書寫、散步認識植物的過程中,不見得是「療癒」的。更精確地說,並不是以療程、治癒為本意。晶晶認為與植物親近,是互相的,是與身心進行溝通的過程。

淺山綠是”Ecology” 的一種樣態

從Ecology(生態)講起,我認為是一種巧合。晶晶原職業為建築雜誌編輯,「eco」字根,以動物來使用是為棲息地,若以「人」為主體,便是家、住宅之意。從晶晶的山居體驗,到淺山綠的開張,何嘗不是在告訴大家一種,生活/生命樣態的生活方式。但生活在苑裡淺山的型態,是需要讓晶晶從新調整的。苑裡小鎮人與人的互動是更明確的且頻繁的,而這點也完完全全表現在作為書店的三合院所帶來的建築屬性。晶晶以建築的「自明性」來解釋她需要在這塊土地、這間房屋生活下來的意義。

同時,晶晶開始涉略植物栽種、植物圖鑑,等知識系統的建構。她便藉此機會,將私居改成淺山綠。晶晶將開始認識植物的網誌、閱讀書目一本一本的放上網和書架上,便與人們一起搭建著緣分橋梁。植物知識作為,鄉里、人們的中介點,便是淺山綠的建築性格。而從這樣的「開放」,讓她能從各種面向去了解知識,了解讀者所喜愛的,所需的。

我問起她還記不記得,第一組客人;她說,一組是對苑裡很了解的,荒野保護協會的客人們,另一組是從新竹來的一群在這裡讀書、開讀書會的太太們。到後來,通常是新竹、台中對植物、農耕,生態有興趣的客人們來訪,又或是一些來三義、卓蘭的人,剛好順路經過,因為書店的特性,變成常客。有興趣的人,絕對會特地過來。

晶晶也提到,她的選書和經營都是向國立清華大學的水木書坊的經營者蘇志弘先生請教,並給予經驗和活動的建議。這深深地影響淺山綠的活動規劃,凡舉晨讀會、手作課程規劃,農業書籍講座,都是讓人們與苑裡、書店與閱讀連結的方式。她也會與地方的藝術家們合作,如:阮秀慈、林斐文、黃致豪等人。也在經營活動的過程,她希望能讓客人能更認識苑裡。她以淺山綠(山)的課程規劃與心雕居(海)、大鍵琴音樂工作室(田間)合作,讓人更深入的認識苑裡,並讓他們感受苑裡的顏色聲景三重奏。

尾聲

採訪最後,晶晶帶領我逛三合院周圍,並向我介紹他們種植的植物。如攀在牆上的使君子、錫葉藤,文心蘭,後院種植的犀牛觀音蓮、龜背芋、水竹芋、筆筒樹。還有種種記不住名的植物與果樹。它們圍繞著淺山綠形成一種微生態,淺山綠不只是一間獨立書店,更是一座由晶晶、梁至青和植物們共築出來,與土地、人與書本相互連結、交流的藝文空間。


報導、攝影:傅仕達

在通苑地區長大,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寫過一些作品和採訪,作品散見《幼獅文藝》、《靛花》、《聯合文學》;最近寫了兩篇關於家鄉和藺草的論文。時常在人社院的台文所研究室,蘇州亭臺,圖書館流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