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帶書店剛開始位在台北六張犁的安居街。在二〇一九年下半年,因緣際會聽青鳥創辦人蔡瑞珊提及,想在大稻埕開一家店,希望有人一起分攤空間。當時看了大稻埕的房子,覺得非常美,一方面六張犁店經營非常辛苦,因為功能不夠多元,假如能跟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合作,共享資源,經濟上會更有效應。
季風帶書店在二〇一九年九月搬到了大稻埕上。搬到大稻埕後,有青鳥的活動和咖啡店加持,和季風帶書店相輔相成,營業額比在六張犁上升,更重要的是賣出更多東南亞和新馬相關的書,這是我們過去一直希望達成的目標。除了書店,在台灣我們已出版了三本書籍,包括《變天之後—馬來西亞民主進程的懸念》、《冷戰光影—香港電影審查史》、《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很快的即將出版一本關於新加坡的書。
台新馬三地經營圖書市場的經驗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不同的客觀條件。以新加坡來說,中文書店少、網路書店不流行,加上新幣強勢,新加坡人消費力高,因此基本上草根書室可賣各地華文書,賣書面向較廣。但新加坡的問題是華文閱讀人口的基數少,得花較多時間推廣閱讀和培養讀者。
馬來西亞則是華文閱讀情況和閱讀人口基數比新加坡好,可是馬幣較弱勢,進口書在馬來西亞變得很貴。除非打折,否則馬來西亞消費者會覺得進口的華文書定價很昂貴,所以反而馬來西亞本土書比較好賣。但新馬都同時面臨大量廉價中國書傾銷的問題。
反觀台灣,民眾習慣閱讀繁體中文,是一種對本土市場的保護,這個問題反而不嚴重。台灣主要的問題,是賣書毛利實在太低。書店很多,網路書店又很強勢,競爭十分激烈。
經過在台灣經營兩年多的時間,很多事情需要重新靜下來思考,到底實體書店在台灣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台灣三分之一的書店,營業額每個月不到五萬台幣。如果根據市場經濟邏輯,我們可以爭辯是不是社會上不需要那麼多實體書店?因為網路書店在商業營運上有很明顯的優勢,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在美國強勢的亞馬遜要導致百分之三十的實體店面倒閉。
因此,台灣實體書店為何重要? 我認為是因為有「社區效果」。一個社區人民可以在那閱讀,有一個思想交流的空間。我認為實體書店有推廣閱讀的效應,可以讓平常不閱讀的人,因為經過書店看到特別的書而有閱讀書籍的念頭。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就得要思考政府是不是要適時介入,讓遊戲規則更公平,更有利於實體書店生存,譬如稅負上的減免或圖書統一定價。或者,比照其他國家發放閱讀券或文化券,鼓勵民眾做文化消費。
本文節錄自林韋地〈南風起,從草根書室到季風帶書店:談跨國書店經營 〉,《Indie Reader》,no.3 留住一切親愛的,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