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自己書店的定位很重要

開店前是否針對未來將開店的位置,或者想經營的客群有通盤的了解呢?能夠在平常的互動慢慢了解讀者的屬性、喜好,對於開一間書店的圖書與活動經營方向能有更明確的擘畫。

比如說,想經營的讀者群的性別與認同、包括年齡層,甚至,職業別,不同的職業類別會有不同的社交圈與生活作息,比如說服務業連假就比較難出門,公教人員不太可能參與平日白天的活動。讀者群的個人資訊與喜好都是經營者應注意的細節。

此外,讀者的收入水準在哪裡,可支配收入決定了個人藝文消費的額度。藝文消費常常被排在民生消費之後,加上近來台灣書價攀升,能瞭解讀者買書的額度與購書習慣(例如,他一個月平均買幾本書)更能預測賣書銷量;還有閱讀的偏好,瞭解讀者常讀的圖書領域和常參與的活動議題類型,在推薦書籍上更能事半功倍。

最後,讀者平常的藝文消費習慣(圖書/電影/音樂會/戲劇/⋯⋯)為何呢?透過在書店辦不同性質的活動觸及潛在讀者認識你的書店,並且從活動連結,提升書店的圖書銷售量,會比跟從不觸碰藝文活動的消費者溝通來說較為輕鬆。舉例來說,一個隨便能數出各地多家獨立書店的讀者,跟從來沒有在買書的消費者,溝通的效率相差許多。 

認識讀者的喜好,都是在開店前甚至開店之後都要從日常的互動中慢慢去瞭解,對於自己書店的經營方向與潛在可能經營的客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舉例來說,有書店因為開在幼兒園附近,週遭又都是住宅區,開店前原本想好好經營親子閱讀、繪本這領域,但是開店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進來店裏讀書的讀者以文史領域愛好為主,親子客群的讀者反而因為附近還有其他親子功能更完整的空間,不太會進來書店。

市場研究很重要。從台灣書市的整體銷售狀況來看,的確是逐年往下,雖然近兩年有趨緩的情況,但仍然呈現一個低迷的態勢。身為要進入這個書店業別的人來說,最好能經常去關注書籍出版的趨勢發展,未來的幾種書籍閱讀模式裡,能否有把握去順應潮流而有所改進。 

所以開店前務必要多走動其他的書店觀摩看看,也需要多跟周遭的人聊聊自己的開店想法,檢核自己的計畫裡,想要經營的書籍主體、想要創造的附加商品等,是否還有缺少的部分要去加強,然後了解書店將來可能需要的人力與資源在哪?這些研究與準備都有一定的把握了,就可以認真考慮開書店的步驟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