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經營】富德精神,書店的公共性——香港獨立書店工作者的自白||艺鵠 Susi

香港二〇一九年區議會選舉*非建制派席數大增,於四百五十二個直選議席中取得三百八十五個,即超過八成半,升幅五十七%。相信是去年經歷反送中運動,令港人變得更投入公民參與及政治抗爭,令投票率創新高,最終讓我們重奪地區議會主權,現在十八區中有十七區由民主派主導,實在是史無前例。

由策展人(或藝術家)變成區議員的有三位,工作地點由書店變成區議會的只有我一位。區議員的工作已開展快要半年,回想起來,我在艺鵠書店工作的五年時光,像是一直提升我進入議會的能量值——習慣同時處理不同類型的工作、工作時遇上很多有趣的人或成協作單位、善用資源分配給有需要的人、體現「文化能豐富生活」此價值。近日花最多時間的不外乎每星期開區議會會議、「見人」、規劃社區事務及處理個案等。「見人」花上最多時間,對象可能是社區人士、城市規劃者、政府官員、社福機構代表、傳媒朋友或各界專業人士等等,這些會面不時為我帶來思想衝擊,也挺意想不到的。以下我會以三個方向去概括作為議員與艺鵠管理者之間的共通性。

資源共享

艺鵠(ACO)表面上是一家書店,實際上於我來說她是一座連結的場所,有人稱她為鬧市中的文化綠洲或直立式藝術村,因為艺鵠同時亦管理富德樓[3]中的其他二十個單位,近年也開放其中六樓的單位作為藝廊,供獨立藝術家或策展人租用。而位於十四樓的書店也供不同文化單位及創作人租用或借用,另外一些單位則以資助形式供年輕藝術家或初成立的民間組織使用。


「富德精神」就是指一種分享主義,自二〇〇三年以提供樓宇內的實體空間去換取價值與意義,好讓富德單位使用者跟大眾作精神性分享。在艺鵠書店裡工作,因為租場或顧店,多年來認識不少本地及外地文化人、學者、社區團體等,當有人來到艺鵠說想認識某議題多一點,店員便會成為分享資訊或資源的角色,介紹曾於書店認識過的相關人士或出版予查詢者。作為議員,首要就是認識地區網絡,甚麼地方或部門或專家負責甚麼,都要快速熟讀,於需要時轉介予區內求助市民,或連結民間組織跟議會合作。於藝術空間工作,時而需要提供一些申請資助的方法或建議予文化圈內人士,甚至作為慈善機構也有直接贊助藝文活動。而在議會裡作為撥款及常務委員會主席,以及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最近我也一直在處理「社區參與撥款」預算及審批文化活動計劃書,讓社區人士也能獲得適當資源籌備活動。

協作的美學

過去的十年,策劃及籌辦過不同類型的藝文項目,包括策展、出版、行為藝術、表演、論壇及教育活動等。艺鵠書店曾為我提供太多偶遇的機會,實實在在的使我擴闊視野及想像。曾就永續生活設計議題而連結本地友人及海外專家合作、也有協助就都市設計而製作了公共傢俱的瑞士藝術家作分享會、幫忙推廣紀錄本地消失中的文化及歷史的紀錄片和出版等⋯⋯相信書店和議會也同樣是協作的平台,只是區議會資源較多,所以規模相對大,就「社區參與項目」每年就有港幣二千萬撥款。其一社區參與項目,就如過去數個月跟貿易發展局及社福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合辦,名為「食通灣仔 — — 灣仔飲食文化地圖 2020 – 2021」的印刷出版。

另外,灣仔區議會近日跟香港體育教練工會一起合作,促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善用款項支持體育教練生計,最終康文署願意向因疫情而取消課堂的教練補回發放過去幾個月的半額薪金。於書店每年有上百個協辦活動,此工作讓我學懂好好聆聽和理解,知道合作單位的需要和願景後再進一步共同成就更多,達至雙贏局面就是協作之美。早前知悉鄰里P先生關注環保回收議題,本議辦就剛剛開始設置一個紙包飲品包裝回收箱,好讓我們把區內居民的飲品包裝收妥,再運送到本地首家以飲品包裝製造再生紙的環保團體工場中循環再造。而回收箱本身亦是由P先生及義工以人們不要的紅酒箱製作的!協作單位無分政府部門、民間組織、社會企業或個人,只要有共同的關注點即有機會合作。

種子之栽種

修讀藝術讓我懂得發問,亦熱衷思考自身與周遭之關係。有時候創作就如提供一刻親切的溫度、觸動的瞬間甚或情感上的共鳴,像是送出一種不求回報的禮物。書店裡放甚麼書、畫廊內出現怎樣的作品、議會中出現何種議題,同樣有著公共性,透過書本、創作或討論,我們嘗試引動思考、提出疑問或倡議某種價值。二〇一五年認識艺鵠創辦人(「艺鵠海豚」May Fung,也是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她讓我自訂一個工作職銜,當時我決定自稱「文化工程師」,然後每次派卡片又可以是向人講出自身文化願景和工作抱負的時機;而同事們則有「文化農夫」阿洋(同是修讀藝術的他入職艺鵠前為全職農夫)及「藝文園丁」Mimi(根本就是隱世詩人)。本來在艺鵠當文化工程師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改善香港的藝文生態,從制度間的隙縫中修正問題,支援被人忽略的或實驗性的創作單位,提倡多元文化。

艺鵠給我的意象是因著藝術而自由飛翔的鳥(Birds of art),可惜,在制度越見崩壞的當下,我發現創作的土壤都嚴重受污染了。創作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等港人基本權利都被日漸剝奪……於是,我於二〇一九年七月一日前夕決定要參選灣仔區議會,希望成為富德樓所在愛群區的區議員,把富德精神拓展,將其文化日漸滲進區內。剛移居台灣的填詞人林夕近日在香港電台節目曾說「綁匪只能綁架你的肉身,不能搶去你的信仰。信念是炸不碎、踏不壞的。信念是不會被任何人剝奪的。」店員也好,議員也好,大概也有尋找合適的土壤撒下種子的習慣。願曾播散的種子,能於某處種出信念,生生不息。

艺鵠 (Art & Culture Outreach): https://aco.hk / https://www.facebook.com/ArtandCultureOutreach/

富德樓:https://www.facebook.com/FooTakBuilding/

羅偉珊 (Susi)

2020年起任灣仔愛群區區議員,2009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2013年於挪威卑爾根藝術學院獲純藝術碩士,期後旅居德國柏林及丹麥哥本哈根,於2014年冬季(雨傘運動期間)回港帶動藝文發展。Susi 專注於發掘社區生態中應有而未有的,慢慢透過串聯各界別的人和事、多樣的空間及資源,造就大家一同實踐更多。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wanchai/

https://www.facebook.com/susi.wanchai/

本文摘錄自羅偉珊 Susi〈店員變成議員——書店與議會間的公共性〉,《Indie Reader》,no.3 留住一切親愛的,202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