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的繫。本屋已邁入第三年,由徐孝晴和彭巧如夫婦倆共同經營,最初會想要回到屏東開立獨立書店,想法很簡單,由於兩人都是做文化跟族群研究,考量公部門體系不適合自己,便萌生了開立書店的念頭。夫婦對於繫。本屋的期許,不只是販售紙本書,也希望它可以擔任一個知識交流的平台,藉由平台舉辦講座跟活動,讓文化交流在此激盪火花。
以人類學觀點編採製成的《泰武鄉刊》
經營書店時,他們也和當地不少年輕朋友共同交流,因緣際會下,承接了泰武鄉公所的鄉刊編輯設計,原先的鄉刊製作由一人工作室完成,但因工作量無暇顧及,故委託予孝晴和巧如。
初始的鄉刊規劃為鄉內的宣傳刊物,但在經過討論跟想像以後,將鄉刊訂立為文化觀光呈現的用途,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主題:公所政策、主要特輯、飲食專欄、鄉內古謠、榮譽榜。
泰武鄉原住民以排灣族為主,族民信仰祖靈,有祖靈柱的象徵意象,就像漢人文化的祖先概念,不過是以石柱或是木頭所雕刻。台大人類學博物館便收藏了一根祖靈柱,族人也曾經希望該柱可以回歸家鄉,不過由於保存不易,加上該柱已經被指定為國寶,所以在族人研擬後,便以祖靈嫁給台大的方式,和台大成為姻親,也讓祖靈不會有流離失所之意,而當初促成事件的推手之一,便是找巧如做鄉刊的莊德才秘書。
泰武的農作物之一是咖啡豆,雖然鄉刊已多次撰寫過咖啡相關文章,不過巧如希望在新的章節去呈現種植咖啡農人的勞作經驗,更包含了土地與身體的記憶。泰武的咖啡種植在山谷的斜坡上,必須要每天去檢查是否成熟可以採摘,孝晴和巧如便完整跟著農人兩天一夜貼身採訪。
飲食專欄的部分則以泰武佳興村的醃酸肉為主題,醃酸肉對村民來說是做月子要補身體的食材,族民也認為這是對身體有幫助的。在整個過製作程中,可以透過採訪深入地方,也回應到了一開始創立書店的念頭,希望書店是自銷和品牌以外,也可以跟在地互動連結。包含跟著族人去爬山、採集烹煮野草、近身貼近觀察打獵,對巧如和孝晴來說,也會同步去思索文化的保存,那然後呢?傳承下來的文化可以怎麼在當代去運用?
年輕族人重新接軌對家鄉的認同
巧如舉例近年泰武的成年禮方式,每年村民會邀請台大來參加祭典儀式,而邀請函便由青少年所送,他們需要自己想辦法從部落出去搭車前往台大,並在祖靈柱前面吟唱,等於是告知祖靈自身已成年,希望可以獲得庇佑,再自己想辦法回家。雖然是傳統的儀式,不過族人希望青年要和世界接軌,在當代社會中去努力和學習。
目前改版後的刊物,巧如有收到不少族人或是外地朋友的回饋,除了內容有趣以外,也會希望印量可以增加,不少年輕族人也感受到家鄉的改變,希望有更豐沛的文化能量出來,跟在地也可以有更多互動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