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勝利新村的永勝五號書店,是由翁禎霞和郭漢辰夫婦倆所經營,擔任聯合報記者三十餘年的翁禎霞,在退休後跟隨夫婿郭漢辰的腳步開立書店,並在先生過世後持續完成他的夢想,現在是永勝五號的主要經營者。
1920年,日本政府在屏東建立軍事機場,其軍官部屬所居住的宿舍,便是現在的勝利新村。二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原位址變成了孫立人將軍和部屬的居住地,而後由屏東縣政府跟國防部申請保留和代管,現更名為勝利星村並發展觀光。
永勝五號的前身是作家張曉風年輕時的故居,由於父親是孫立人將軍的部屬,在被調動到南部以後,張曉風的少女時期便是在永勝五號中度過。2016年,郭漢辰在拍攝屏東縣政府「作家身影」紀錄片時,爬梳和理解了此段的歷史淵源,郭漢辰便打定主意要選在永勝五號開立書店,其歷史和文學的淵源,吸引了郭翁夫婦對此處場域的想像。
地點並非關鍵,營造書店專屬特色才是重點
提到書店選址,翁禎霞不諱言表示,她認為地點對於一家書店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和成敗的關鍵,反而是書店的特色才是最吸引客群的重點,在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的推播下,民眾對於自身有興趣的事物是不辭辛苦也會抵達的。
勝利星村前後有六家書店進駐,而永勝五號便是其中一家,各家都有不同的選書特色,而永勝五號以文學為主,結合該場域的歷史背景,以「書寫」作為經營的重點。永勝五號內將張曉風的房間保留,依照張的記憶,還原了家具的擺放位置,並在房間內放置一張書桌以及一疊稿紙,鼓勵來訪的客人可以書寫。
一開始稿紙乏人問津,但在翁禎霞的鼓勵,和小禮物明信片的加持下,不少客人願意寫下一些故事。翁禎霞說,書店不只是賣書,也應該結合書店老闆的專長,例如餐飲、植栽、藝術、文學等,藉此展現不同的特色。
書店是同心圓,以書為核心匯集讀者、作者
COVID-19疫情期間,永勝五號向文化部申請紓困計畫,藉由計畫補助舉辦屏東文學展,在籌備的過程中爬梳了屏東文學發展的脈絡、有系統地整理,翁禎霞認為,這樣的文化累積,是書店業者可以盡一份心力的事情。永勝五號也會去申請實體書店補助計畫,讓計畫可以支持實體書店舉辦活動,藉由活動建立知名度,形塑出專屬於該書店的品牌。
對於從記者轉職到書店老闆的翁禎霞,開立書店不啻為一個挑戰,和以往穩定的記者工作不同,做為書店經營者,需要每天去思考如何讓書店成為一個「穩定的井」,辦活動與講座、打造書店的氛圍、甚至從除草到掃地,似乎都是日常之一。
對於翁禎霞來說,她希望書店像是一個同心圓,可以延伸跟擴張,不管是舉辦實體活動,讓讀者可以和作家面對面,抑或是讓客人和書本不期而遇,都是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