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時代的獨立書店與他方棲地:邊譜

或許許多人對書店的概念,就是一個可以逛街並且複合式經營各種東西的「藝文商店」但對於邊譜書店老闆廖英良先生來說,他在構思的是一個更適合造訪的閱讀空間。因此他想得遠遠比「書店」這件事更純粹、更加廣泛。

對於一個讀書空間的建置應該如何,很多經營者與讀者更習慣,從物質層面進行想像。比如該有怎麼樣的店內音樂、採光、飲品,以及該如何提高淨利。但至於選了什麼書,我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容易放到最後才考慮。然而這也使書店經營者,更易疲於營業空間運作,而忽略了獨立書店「選書」事宜的優先性。

但這件事情也絕不是只發生在此時代,邊譜老闆從這個面向切入,他發現他所最樂意提供的,就是為這些書曝光。談到串流平台與推播演算法成為營運心法主流的這個年代,也因每一項資訊都被頻繁、密集曝光,我們也就更難以鑑別自己的需求。

我們在拉霸機式的頁面刷新制度當中迷失、分泌無法持久的多巴胺。所獲取到的盡是廣告商的投放競爭結果、與演算法對我們個人的預判推薦。

因此在這個年代圖書縱使出得再多,仍然無法使書本們能真正被「看見」。因為他們被推播、通知排擠。最後使讀者連「得知」這些新書的機會,都不一定擁有。

自1995年廖英良研究所時期,即從東海商圈頂下「東海書苑」經營。期間一共歷經東海商圈、中港路、國美館園道商圈,至現址的新光遠百、歌劇院商圈,已近三十年的經營史,因此到了現代,他首先做的「書店工作」,就是為所有事情「找到新的曝光策略」,並在書店當中加入,為顧客推薦書服務,為讀者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然而這些與傳統的經營方式來比較,企業邏輯與營運文化已有升級之處,也能見到他自傳統「銷售業」轉變為帶著「服務業」精神的轉型努力:比如改良與增加空間舒適度、提供飲品與友善的閱讀、工作空間,也盡可能地提供更豐富的書店機能。

於此同時他也幾乎以每週數篇的頻率,在臉書上拍拍每日新書到貨的書照,在粉專大談經營甘苦談與書香生活樂事。其中又以長篇文章為主。

在演算法的機制下,各行業的經營者們,貌似只有兩件事能做:一是下廣告,與大資本瓜分注意力商機。而二則為找出自家文化,並重點經營也培養顧客。

邊譜書店企圖讓讀者記住。這個在粉專上屢屢發長文的版主「阿四」,是廖英良的書店虛擬人設,要透過長文吸引人們的點進來一窺究竟。並由每一則貼文當中的語境,生出更多好奇,上下滾動所有文章,而了解這間書店的獨特。

然而這樣的策略也屬實有些收穫,人們在書店大小事貼文當中,能見到新書推薦,也得知邊譜老闆所維護的「地下噪音」讀書會是能由每個參與者自由提出思辨的文藝沙龍。

一個書店的使命:永遠保持好玩且陌生

但在人們找到自己對什麼書有興趣,甚至培養成興趣之前,書店、書文化儼然無法單靠讀書會與網路貼文,就能讓讀書變得有趣,而使人們願意主動參與,其中最困難之處廖英良老闆認為就是:台灣人把讀書想的太嚴肅、具道德性。回想起他自己的閱讀與生命成長史,真正的讀書是從逃離讀書開始的,在大學聯考時期,他偶然見到一本奇怪的書叫做《異鄉人》。

而這也帶領著他思考到,這本乍現眼前的奇怪書籍,到底是什麼。進而在大學時期雖就讀資工系,卻大量廣泛的閱讀起小說、哲學、社會學等等,開始對他敞開「有趣好玩」的面相。

他的偷閒、一本書被陳列展示、一個陌生的資訊,卻也為他帶來種種思量。

他認為書的陳列與討論永遠比埋在櫃子底部、箱子深處來得有效非常多。

然而為了使這樣的可能性盡可能地被保存,他必須永遠預設,會有無數成長中的青少年或許如當年的他,會被好玩的書打動,因而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各種好奇與追問。所以他也有意識地想要模糊圖書分類之間的界線。所以在邊譜書店當中也常見到書牆是滿的、並不斷更新的。

談論到為什麼2018年他會把「東海書苑」從美術館搬到新光遠百,即是因為他意識到那裏的年齡層已經不那麼需要一個引介者了,每個人都早已知道自己對什麼知識感興趣。

可他想在一個年青人成長的時候,仍有機會為他們介紹完全陌生且「不被道德性」綁縛的知識,哪怕這些知識與他們現在還不相關。但有一天大腦會閃現這些書本累積的知識,複讀在他的腦海裏面。

邊譜書店也想幫助不同背景的人們認知到自己需要的、已有的、可探索的分別有哪些,為此他為了書店設計兩種策略,第一種就是把書店搬到大馬路旁、交通工具易達、曝光度高的場所;第二種則是他有意識的不把書籍的「功能性」透過傳統牌卡的標示一一排列。

書林的夾層與心的避蔭之處:會員制

除非讀者主動來問,否則他更期望可以為讀者與書提供互相「曝光」、互相「照面」的機會。同時也因為這個理念,他辦讀書會但卻不太中意於策畫系列書展與主題活動。或許他深知經營者、書籍、讀者之間必須保持有機性。

因此更專注維持什麼機制,人們才會路過這家店幾次會有點好奇、會留下印象主動走進來,也能因循這種模式,為人們在城市裡找到一處在工作、上學與回家之間的「第三空間」。

他要用一片寬闊的書林,來讓都市疲憊的人有得以依附之地。而不是用優惠活動以及瘋狂推銷黏著與開發用戶。在他的書店經營史裏頭也發展「會員制」並得以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書店的人們發現了這樣子的店之後,也願意以自己的方式表態支持書店於各種涵義中的重要性,讓這些都市人的心靈避難所、第三空間得以維持。

於是這樣對文化與書店充滿熱情的讀者,就被邊譜書店的「會員制」凝聚起來。會員們可藉儲值購書,以維持獨立書店生態健全,這個制度旨在凝聚每一個參與者的維護力量,以對抗削價折扣的電商策略。

在商圈旁的書店,首先在「被看到」這件事上已佔有優勢。

能夠被看到就代表有機會被理解,他親自挑選更多關於社會科學與人文藝術的書,同時他也在思考這一些新出版的書當中,有哪幾位會員可能會感興趣,不但進行採購,也在這種層面上為這些讀者補充「新書」,進而在會員制當中,享受到了一種間接的私人主編室服務。

然而他也維持一件事,就是要頻繁的進退書。讓讀者可以在臉書與實體店面當中看到,這裡一直有最新的書,並且他建立一種與讀者間的默契。「如果想到什麼書就可以立刻到邊譜去,因為他是最可能有這些書的。」

在這點上因為他做到了主動的留察與推薦,更使讀者認同邊譜書店的多機能性,更願意參與書店活動,或者更增加對這間書店的親密感,彷彿只要來坐著、走走、路過,就會有一些有趣的資訊,被老闆分享到自己的世界當中。以此作為書店生態系垂直對顧客的模式,也為書店的文化增添許多人情。

除了具備「書店業與地緣策略」的反思外,更也將這樣的外部機制內化到他們擘劃圖書區的重要依據。

廖英良談到一個人的家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書櫃。

書櫃也應該維持只買對自己發生意義的書、非買不可的書。因為在這樣有意識的排列、展示邏輯底下,自己是對自己所接觸過的知識充滿熟悉的,甚至當我們路過書櫃的位置並掃了一眼之下,大腦僅僅需瞬間,即可以對這些內容有所回憶。那麼書店也應當像書櫃一般,永遠擺在主要道路的「邊」上,使自己的每一次路過,也能更有系統性的認知到自己是誰、在乎什麼。

或許就是因為他不認同人機械式的參與那些「自己早已認同的話題」而進行購書與閱讀,所以他反而能成功的推辦讀書會。

也因此在書店的經營史當中,他最重視的事已經變成:一門專業的書店生意。如何提供當代人有一處空位,可以讓陌生知識在自己休憩時,得仰賴「路過某些被精心挑好的圖書」使議題與知識,有機會被留心。同時書店也想為路過的每個人,保留一些知的新奇感,讓他們認同書店不是純粹的商業活動,更是文化地景與每個迥異心靈圖譜照會時,具體幫助我們推遠所知邊線的文化機構。

邊譜如此在交通要道上,採取的是曝光策略。永遠準備好了不同的書,隨時為讀者曝光,要為不同年代人、與不同書在都市生活中,仍保留一處可供依賴的心靈棲地。


報導者:羅凱瀚

曾獲教育部文藝獎,現職獨立撰稿人,散文、採訪、非虛構書寫散見於網路平台。文友相談、寫信告訴我今天的海是什麼顏色:kaihanlo0415@gmail.com

照片來源: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